
小曹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性別研究課程 講師,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非暴力溝通認證培訓師候選人,參與香港同志運動十多年,近數年醉心非暴力溝通的學習和分享,希望推動個人與社會的轉化。
社會壓迫與人類本性
3月28日(周六)| 下午3時至4時半
所有推動社會變革的努力或多或少都隱含對人性的猜想與假設。系統科學家Riane Eisler與人類學家Douglas P. Fry於2019年合著了Nurturing Our Humanity: How Domination and Partnership Shape Our Brains, Lives, and Future,結合了多個最前沿的知識領域,嘗試解釋社會情境與腦神經的發展如何互相形塑,造成偏向宰制(domination)或偏向平等(partnership)的社會基調,並基於這些研究成果,提出改變的方向和策略。
Riane Eisler and Douglas P. Fry,
Nurturing Our Humanity:
How Domination and Partnership
Shape Our Brains, Lives, and Fu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改變之道:向女性主義者請益
4月18日(周六)| 下午3時至4時半
抗爭者都渴望付出的努力可以帶來深刻而持久的社會改變,但往往對於「改變如何發生」只有模糊的想法。成立於2001年的Gender At Work,多年來與超過100間規模小至只有幾個義工的團體到擁有上千員工的跨國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它們在自己的機構內達到真正的性別平等。結合了長達15年的追蹤研究和合作經驗,Gender At Work提出了一個分析框架,解釋改變發生的原理。
Aruna Rao, Joanne Sander, David Kelleher and Carol Miller,
Gender At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21st Century Organiz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6).
抗爭者的自我料理與內在資源
5月14日(周四)| 晚上8時至9時半
願景越宏大,撼動的利益關係越廣越深,面對的打壓亦會越趨劇烈。當抗爭者長期投入卻不見曙光,很容易會陷入絕望與無力的深淵。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如何保持心的熱度,是所有在不同領域奮鬥的抗爭者共同面對的課題。Gretchen Ki Steidle在Leading From Within: Conscious Social Change and Mindfulness For Social Innovation講解「靜觀」(mindfulness)如何滋養抗爭者的內在資源,並配合多個體驗練習,發展抗爭者五項能力:
一.正在發生什麼? (What is happening?)
二.真相為何? (What is true?)
三.有何需要? (What is needed?)
四.做什麼有助事情? (What is helpful?)
五.有什麼是可能的? (What is possible?)
Gretchen Ki Steidle,
Leading From Within:
Conscious Social Change and Mindfulness
For Social Innov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The MIT Press, 2017).

池,非暴力溝通實踐者、ICF Professional Coach in Transformation。 鍾情於探索人的內心,對「轉變的力量」有獨特的感應力。核心工作是糅合非暴力溝通及Internal Family Systems的精神和原則於個人、群體和社會的轉變當中,擅長引領和支持人的療癒和轉變。
實現真我,從內而外地推動社會轉變
4月9日(周四)| 晚上8時至9時半
作為行動者,我們的內心可以是最好的朋友,也可以是最壞的敵人。社會的意識形態往往影響著我們如何行動,我們也會內化了壓迫的結構到內心世界,最後阻礙了我們想要推動的轉變。Internal Family Systems 對創傷療癒和轉化有突破性的發現和實踐,幫助我們清晰有系統地轉化創傷,以及從內而外地整合自己,支持我們更有效地推動改變。
Richard C. Schwartz and Martha Sweezy,
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Second Edition
社群營造的鎖匙
4月30日(周四)| 晚上8時至9時半
可持續的社群,是社會轉化最強而有力的載體和源動力。同時,如何建立有願景、具凝聚力、多元的社群,如何達成共識、轉化衝突,如何支持集體和個人的成長和轉化,是全球有意推動社會轉變的行動者深切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Beyond You and Me: Inspirations and Wisdom for Building Community是全球致力推行生態村的朋友合力撰寫,從不同層面分享建立社群的成敗經驗:
一.建立社群、擁抱多元
二.溝通意識和技巧:衝突、協作和共同決策
三.個人充權和領袖技巧
四.整全健康和療癒
五.在地、生態地域和全球傳承
Kosha Anja Joubert and Robin Alfred,
Beyond You and Me: Inspirations and Wisdom for Building Community
轉化之道:點燃個人和社會轉變
5月28日(周四)| 晚上8時至9時半
一套為個人和社會帶來整全改變的世界觀、意識和技巧是怎樣的?我們如何支持彼此成為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力量,改變自己和世界?Coaching for Transformation交出了一份答卷,也在全球培養了眾多促成轉化的教練。這是從第一天起就是由數以百計的教練,匯聚眾人智慧和愛的共同努力成果。
Coaching for Transformation融合不同的學派,幫助人帶來身、心、靈魂和頭腦整合的轉化。
Martha Lasley,
Virginia Kellogg, Richard Michaels
and Sharon Brown,
Coaching for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to Ignite Personal & Social Change